2025年10月9日,香港与印尼金融市场同步传来关于人民币的重磅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升级版“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当日即依托该安排完成印尼市场首单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快速衔接,不仅印证了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的持续升温,更彰显出其国际化进程的坚实步伐。 阅读量:12291
2025年10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与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首单业务落地形成精准呼应。这一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同频共振,并非孤立事件——叠加此前跨境支付基建升级、双边货币合作深化等一系列动态,人民币国际化正以“政策-市场-基建-安全”多维度协同的态势,释放出层次丰富的积极信号,其全球货币功能与地位稳步提升。 阅读量:14079
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多个重要金融领域接连发布通知,就五项关键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系列举措旨在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规范市场业务操作以及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和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7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局系统党建工作。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亮主持会议。
2025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了来访的美国银行国际总裁、美林国际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门萨。双方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在 “双循环” 发展格局下,宁波作为 “一带一路” 枢纽城市,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宁波银行立足港口经济特色,以 “专业创造价值” 为理念,通过跨境金融服务的持续创新与实效落地,成为支撑区域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力量。从流程优化到币种融通,再到业态融合,宁波银行的实践构建了 “创新驱动实效、实效反哺创新” 的良性循环,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鲜活样本。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5年7月25日发行大运河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9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8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助力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金融监管总局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近日制定发布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自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 以来,半年时间里,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持续发力,金融数据呈现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良好态势。这些积极变化不仅为实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更显著增强了市场主体的经营信心,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筑牢了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以《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银发〔2021〕96号文印发)为基础,修订形成《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曹媛媛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
7月14日,央行接连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6 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以及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这些数据犹如金融市场的晴雨表,清晰地反映出当前金融运行态势,也为预判下半年金融市场趋势提供了关键线索。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净投放现金3633亿元。
初步统计,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22万亿元,同比下降26.6%;